紅四方芯聚天增效復合肥料
隨著國家減肥增效、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實施推進,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央企,主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推出符合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減肥增效產品。由中鹽紅四方肥業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開發研制,現重磅推出芯聚天系列增效復合肥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榮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特別添加分子量大、分子結構側鏈長、肽鍵穩定、聚合性能好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鹽增效劑,內置絡合、分散吸附能力極強的螯合基團,富集土壤多種營養元素,調理活化土壤,減少氮素流失,降低磷素固定,有效促進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延長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產品具有控氮長效、螯合營養、調土養地、促根壯苗、增產提質、生態環保等功效,是新一代改性聚天冬氨酸增效復合肥料。
芯聚天產品特點與功效
1.控氮長效:改性聚天冬氨酸分子鏈中含有羧基、酰胺基等基團,抑制尿素水解,減少氨揮發和氮素淋溶,抑制銨態氮硝化,降低氮素流失,延長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2.螯合營養:產品內置絡合、分散吸附能力極強的螯合基團,富集螯合土壤中營養元素,有效阻止土壤中磷的固定,促進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與利用。
3.調土養地:對土壤酸堿具有極佳的緩沖能力,可有效調理活化土壤,避免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提高土壤肥力。
4.促根壯苗: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刺激根毛和新生根系的生長發育,作物快速提苗和健壯生長,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能。
5.增產提質:本品適用范圍廣,在水田和旱地作物上均表現出明顯的增產效果,可顯著增加作物產量和改善品質。
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與傳統聚天冬氨酸相比較,其重大優勢為:
1.擁有大量的羧基和酰胺基團,分子量更大、聚合度更高、增效作用更長;
2.分子結構側鏈增長,所含螯合基團更多,螯合和傳導吸附營養元素能力更強,應用效果更明顯;
3.肽鍵不易斷裂,肥效期延長,適用范圍更廣。
注:因各地土壤、氣候、施肥習慣不同,具體施用量和施肥方法可參照當地習慣或在農技人員指導下合理施用
芯聚天產品試驗示范應用效果評價
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肥料于2013年開始,歷時9年時間,在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北京、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云南等9個省,以水稻、小麥、玉米、生菜、白菜等多作物開展芯聚天增效復合肥料田間應用試驗示范,增產效果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環境效應評價
對田面水質的影響:田面水中可溶性總氮、銨態氮、硝態氮濃度分別降低25%-34%、41%-43%、19%-41%。稻田氮素損失的影響:氨揮發累積排放量降低32%;氧化亞氮排放總量降低42%。對作物氮肥利用率的影響:水稻施用新型改性聚天肥料后提高氮素利用率9.4個百分點,提高水稻氮、磷、鉀吸收量8.4%、11.9%、14.6%;玉米施用新型改性聚天肥料后提高氮利用率11個百分點,提高玉米氮、磷、鉀吸收量22%、31%、36%。抑制硝化反應:土壤中硝態氮含量降低7%-27%;顯著降低土壤硝化細菌豐度,抑制硝化作用。抑制尿素水解,螯合吸附銨根離子:脲酶活性降低1%-11%;吸附溶液中的NH4+,土壤銨根離子含量提高15%-24%。
農學效應評價
水田作物農用效果:在安徽、浙江、江西、云南等地開展新型改性聚天肥料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驗證,結果表明:與普通肥料相比,新型改性聚天肥料水稻大田增產6%-12%,平均增產率達9%。旱地作物農用效果:在北京、云南、遼寧等地,以小麥、生菜、玉米、白菜為試驗對象,開展新型改性聚天肥料對旱地作物產量影響效果的研究,結果表明:和施用普通肥料相比,小麥增產14%,生菜增產18%。